盛夏时节,万物竞秀,大美中国,江山如画。
武夷山上: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让人叹为观止;
鄱阳湖畔:山光水色舒画卷,鸥影翩跹柳婆娑,让人流连忘返;
黄果树下:云梯漫踏白河幽,耳震前川步履留,让人清凉一“夏”。
美丽画卷背后,是生态建设之本,是法治护航之力。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在福建、江西、贵州首批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当好“先行者”,种好“试验田”。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为生态环境保护探路,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基。
2020年11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包含14方面90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向全国分享试验区“先行者”的改革样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肩负新使命,实现新作为。福建、江西、贵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探索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奋力谱写法治护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新篇章。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贵州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清凉一“夏”。通讯员 古尚台 摄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走前列
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一词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紧扣大生态战略行动,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立法与监督上不断探索、不断破题、不断创新,为山清水秀、天蓝地洁的多彩贵州保驾护航;
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江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面性跨越;福建着力在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上大胆改、深入试,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不断开启绿色发展新未来。
先行先试,三省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举措上守正创新!
这是知行合一的绿色答卷——
贵州生态环境优势持续巩固,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一……
江西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2年、水资源管理考核连续4年获全国优秀;退捕禁捕工作全国领先;率先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全国唯一部省共建江豚保护基地落户江西。
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5.12%、连续44年保持全国第一,九市一区全部获评国家森林城市;武夷山成为首批国家公园;水土流失治理“长汀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加以推广,成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知行合一,三省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建章立制 法治保障更严密
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福建、江西、贵州以法治力量为依托,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立法、司法、执法全过程,不断丰富完善生态文明法规体系。
科学立法,架起环保“高压线”——
福建出台《福建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从“海陆空”三维立体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网络,初步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既守住发展底线,又守住生态红线;
江西发扬首创精神,出台全国首个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全国首部专门保护候鸟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探索全国首例山岳型协同立法……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江西智慧”、提供“江西方案”;
贵州出台《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等130余件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初步构建起覆盖全面、务实管用、富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法规体系。
严格执法,重拳出击强震慑——
2017年,3名攀岩爱好者将26枚岩钉打入三清山主峰巨蟒峰,对山体造成严重损毁。2020年5月,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3人赔礼道歉、赔偿环境资源损失600万元。作为全国首例故意损毁自然遗迹入刑案,此案例通过司法判决为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2022年,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与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开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利剑专项行动,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351件,罚款金额1.36亿元,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福建法检部门严厉打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强化联动协作、统一执法标准,审结全国首例适用海洋碳汇替代性修复生态的刑事案件,全国首创福建检察海洋“五并”立体治理模式,以司法之力守护蔚蓝大海。
省际联动,区域协作聚合力——
一座山,两省同管。武夷山国家公园建立福建、江西跨省联合保护机制,形成事权统一、分级管理、相互协作的管理体制,加强分区管控、立体监管、动态监测、生态修复、责任追究,整合相关执法机构、推进联动执法。
一条河,三省共护。2021年5月,经贵州、云南、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应运而生,成为全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的范例。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联动司法,福建、江西、贵州挥法治利剑,聚磅礴伟力,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破浪前行。
被誉为“鸟类天堂”“白鹤王国”的鄱阳湖,在全球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均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每年秋冬季,约有8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越冬。通讯员 徐国亮 摄
创新理念 思路一变天地宽
为了不让贵阳市民的“水缸”变“染缸”,2007年11月20日,在清镇市红枫湖畔,全国首家环保法庭揭牌。
当年12月,这个环保法庭就将“第一把火”烧向红枫湖上游的排放大户——贵州天峰化工,成为我国环境司法的一面旗帜。
如今,贵州的生态环保法庭有近40家。各级法院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将绿水青山、传统村落等纳入司法管辖。
思路一变天地宽。福建、江西、贵州在集中管辖、公益诉讼、生态补偿、补植复绿、碳汇认购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有效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剪刀差”。
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以林业碳汇试点为契机,贵州检察机关创新运用认购林业碳汇方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开启三级检察院对乌江流域齐抓共管新模式,为构建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有力的检察服务和司法保障;
立足生态补偿全要素、全流域、全过程,江西在全国率先出台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开展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专项检查行动,率先推出“碳足迹”披露支持贷款,全面形成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补偿机制;
着眼绿色发展,福建法院在全国首创林业碳汇损失计量及赔偿机制、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机制,推动碳汇损失赔偿科学化、规范化;
福建检察机关全国首创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机制,有效化解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九龙治水”“多头治理”难题,助力绿水青山永续发展。
改善了高质量发展环境——
贵州通过深化改革、严格考核、厉行法治,不断完善“护绿”制度体系,进一步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让“多彩贵州”增强“绿色动能”;
江西靖安绿色发展模式、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九江央地合作“共抓大保护”等特色改革品牌持续打响,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释放生态制度红利,让“风景独好”助推“引客入赣”;
福建持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让“清新福建”不负“诗与远方”。
一个个“率先”和“首创”,连缀成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改革图景,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根基。
铁腕治污 蓝天白云成常态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既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定力。
走进江西省九江市十里河畔的龙门公园,绿草如茵,繁花争艳。
这条流经九江市中心城区的主要内河,一度是市民掩鼻而过的“龙须沟”,污水直排,污泥淤积。
2018年,九江实施十里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历时两年让十里河重现碧水清波,并入选生态环境部“2020年生态环境创新工程百佳案例”。
铁腕治污,重在行动;法治保障,贵在落实。福建、江西、贵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法治的力量守护一座座青山、一条条河流、一片片绿地。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日子成为常态;
——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就在身边;
——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让锦绣山川、鸟语花香的栖居更有诗意。
源头严防是基础。江西按照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3个类别,划定1030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91个,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34%;重点管控单元581个,面积占比26%;一般管控单元258个,面积占比40%。
过程严管是关键。贵州多部门联合常态化开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利剑专项行动,坚持“零容忍”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持续释放出让制度“带电”“长牙”的强烈信号。
硬性考核是保障。2016年起,福建将自然资源资产纳入领导干部离任审计,领导干部离任不仅要审经济账,更要审生态账;取消对34个县(市、区)的gdp硬性考核,改为重点考核生态环境质量等。
一条条硬性指标、一个个硬核举措、一次次重拳出击,让天空更蓝、山川更绿、河湖更清。
系统施策 共护生命共同体
蓝天,绿草,流水,修竹……这是福建三钢集团三明厂区的秀丽景色。
曾几何时,三钢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雾霾、粉尘等污染问题,发展面临两难选择。
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三钢不断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装备,并对环保设施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增产不增污、增产不增废、增产不增能耗的“绿色钢铁”目标。
青山碧透,开窗见绿,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期待。
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针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统筹施策,一体推进,在环境整治、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治山,铺展绿色画卷。在江西萍乡市芦溪县源南乡思古塘矿区,当地投入6000多万元治理废弃矿山,引入种植大户,建立产业基地,3000多亩煤矸石上遍植赣南脐橙,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特色产业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
治水,守护一江清流。盛夏时节,行走在贵州遵义市播州区乌江沿岸,群众感慨:碧波荡漾的母亲河又回来了!很难想象,10多年前,因为“乌江34号泉眼”的肆虐,这里曾是乌江污染最严重的地方。
治土,迎来草木葱茏。曾以“汞都”扬名的贵州铜仁万山,因过度开采一度成为全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勇攀绿色阶梯,万山区不断投入地质环境治理资金,整合力量开展生态修复,“变废为宝”建成国家矿山公园。
治气,实现天朗气清。福建福州在龙腰高架桥设置监测点,生态环境执法队员对过往车辆进行严格监测,机动车尾气治理效果明显。福州空气质量连续6年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前三,“福州蓝”名片愈发亮丽。
山绿、水清、地洁、气净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成为世界观察美丽中国建设的一扇窗口。
福建武夷山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感受朱子理学文化,体验九曲溪漂流。通讯员 彭善安 摄
人民至上 群众“三感”大提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福建、江西、贵州充分用好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各类专项行动,不断筑牢守护绿水青山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法治防线。
从“滥砍树”到“看树看风景”,从“卖木材”到“卖生态卖景观”,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经济优势。
在福建,完善推广福林贷、惠林卡等“闽林通”系列林业金融产品,至2022年累计发放贷款117.71亿元,受益农户9.94万户;林业碳汇交易和再交易达391.13万吨、5890.43万元,均居全国首位。
在江西,乐安县绿园生态林场,1吨好空气通过碳汇交易卖出了11.5吨自来水的价钱。大余县丫山景区,以“风景”折价入股等形式,筹集股金3000余万元搞旅游增收,实现分红450多万元。
在贵州,截至2023年1月底,单株碳汇项目共完成全省9个市(州)35个县(市、区)724个村(居)11920户的单株碳汇开发,累计售出株数448.2万株,购碳资金总额达1344万余元,户均增收1100余元。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生态之美、生产之美、生活之美。
如今,在福建、江西、贵州的青山绿水间,老百姓日子火红,笑容可掬——
看到家门口的三钢厂区成为旅游景点,福建省三明市市民廖之齐笑了;
谈到去年果园1000多亩脐橙喜获丰收,江西省定南县龙塘镇白驹村村民胡寿荣笑了;
拿到参与单株碳汇项目的资金收入,贵州省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村民陈玉发笑了……
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为底色,以法治为保障。福建、江西、贵州正奋力描绘美丽中国的崭新画卷,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勇毅前行!(《贵州法治报》记者 付松 《新法治报》记者 夏剑阳 《福建法治报》记者 闵凌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