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乌蒙山区教学调查:及格率18%背后的师资之困-凯发k8手机网页
贵州频道
>>正文

半月谈|乌蒙山区教学调查:及格率18%背后的师资之困-凯发k8手机网页

2023-11-28 09:56:18  来源:新华网

乌蒙山区教学调查:及格率18%背后的师资之困

半月谈记者 欧甸丘 周宣妮 蒋成

  “七年级270个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为个位数的学生有一百多个,达40%。”乌蒙山区某县一位乡村小学校长告诉半月谈记者,全县统考中,数学成绩差是当地农村学校的共同特点。邻近的另一个县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小学阶段英语成绩及格率偏低,城镇及格率57%,乡村及格率18%。

  为何如此?半月谈记者在乌蒙山区部分区县调研时了解到,这里因发展较为落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明显,存在结构性缺编严重、教学负担沉重、人才流失频繁等问题,导致乡村教育水平提升面临瓶颈。

  及格率低引发教学恶性循环

  在乌蒙山区一个县的乡村中心小学,15个班级486名学生期末参加全县统考,英语科目总分50分。所有班级平均得分为20分,平均得分超过30分的只有2个班级,399名考生的成绩在30分以下。

  小学阶段数学、英语成绩大面积不及格,是乌蒙山区部分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硬伤。不仅主要教学科目如此,部分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乡村小学,心理测评结果也令人担忧。

  “全校111名学生,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30%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家庭因素带来的心理问题、性格问题较为突出,学校欠缺专业心理教育,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一位乡村小学校长说。

  一些乡村小学校长表示,学生考试成绩差、学习习惯差,让部分老师逐渐丧失荣誉感,责任感也随之松懈,学生们更容易“破罐子破摔”,最终导致“学的不愿意学,教的没有好好教”。

  总量偏紧,结构性短缺严重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乡村教师数量整体偏紧,英语、艺术、心理健康等课程老师结构性缺失,是导致乌蒙山区部分乡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堪忧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相关规定,关于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县镇小学达1:19至1:24、县镇初中达1:13至1:19,即视为教职工配备达标;农村教学点和规模小的农村完全小学,可以按每班1至2名教师核定编制。

  但在具体实践中,这个标准并未解决所有问题。以乌蒙山区某乡村小学为例,该校共有6个班级111名学生,有教师10名。“按照师生比、班师比来算,学校的教师配备都达标,但实际上平均1.7个老师要负责一个班级的所有课程,平均每个老师每周的教学任务达18节课,并且无法实现教师专业化教学,只能一个老师兼教三四门课程,教师精力捉襟见肘。”这所学校的校长说。

  貌似合理的师生比、班师比配备下,还隐藏着英语、心理健康、音乐、美术等科目教师严重欠缺的问题。“在乡村小学里,想找一个有大学英语六级水平的英语教师,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乌蒙山区一位县级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说,这是导致乡村小学英语成绩及格率低的主要原因。

  在乌蒙山区某乡镇中心小学,47名教师中仅有1名英语老师、1名体育老师、1名美术老师。该中心校下辖的一所乡村小学有8名老师,但没有英语教师,只能请语文、数学老师兼教英语。“我们自己的英语知识靠的还是初高中时代的‘老底子’,连发音都不准确,怎么能教好孩子?”该学校一位老师说。

  在乡村中小学整体教师力量紧张的同时,部分城区学校、地方政府还不断从乡村中小学长期抽调教师,名义是“跟岗学习”“上挂学习”,进一步加剧乡村教师力量短缺。

  半月谈记者采访的一所乡镇中心小学有9名教师在编不在岗:4人被抽调到城区学校任教,5人被当地乡政府、本县教育科技局、上级政府教育局借调。“这些被抽调或被借调出去的人,有的为期一年,有的已经两三年。”该校校长说。

  农村留不住人,乡村教师成为流动性最大的群体。优秀教师待不久,是乡村学校校长们最头疼的问题。以某乡村小学为例,全校目前共有13名教师,过去5年先后有17名教师离开学校。“刚培养成熟的老师,一过合同服务期,立马走人。”该校校长说。

  规范流动渠道,弥补师资短板

  突破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瓶颈,关键在于激发乡村教师积极性。应适当向乡村教师群体“输血”,同时堵住非正常“失血”。

  一位县级教育部门负责人建议,充分运用特岗教师招聘,下大力气补足乡村中小学负责英语、美术、体育、心理健康等课程的教师力量;上级教育部门在分配特岗教师名额时,应侧重紧缺课程教师和教师流动性过大的乡村学校。

  同时,严格控制经借调而调出的教师调动通道。对非经正常考试、遴选等程序外的教师调动,采取上级组织部门审批制。有基层教师指出,部分偏远乡村中小学教师长期借调于城区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原因,就是寄希望于通过非正常程序进行工作调动。

  “本校去年调出3个,今年调出5个,都不是通过正常考试和遴选,而是先借调过去,走通用人单位的关系再设法调走的。”一位偏远乡村小学校长说,这对于兢兢业业在乡村教书的老师不公平,难以稳定在岗教师的人心。

  此外,还应创新机制,合理引导教师城乡交流。乌蒙山区一位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说,目前,只有城区学校借调乡村学校老师,要改变这种单一方向的教师流动模式,可试点推广城乡教师轮岗、教师双向交流等方式,既不削弱乡村教师力量,又能激发城乡教师工作积极性。

[责任编辑:王雪松 邓娴 ]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